2004年8月27日上午,懷著探求的渴望和對五泄的一片癡情,我們踏上了去浙江的旅程。
游車在北回歸線上的高速公路奔馳著。窗外,浙東大地的夏日風情令人牽牽戀戀。過了余杭,游車在綿山連峰間徜徉。群山突兀有致,蜿蜿不紊。加上導游的一路侃侃而述,讓一車的游客對五泄添上了神奇的色彩。
車停了。我們歇了一個鐘頭的辰光,便接踵趕緊搭乘上了游船。去過三峽的人總忘卻不了“神女峰”仙境,這此刻游船在夾岸中行馳,有風吻過來,有云飄過來,有清新一片,有芬芳一縷,帶著一路的暢游,我們趕到了五泄的腳下。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五泄瀑布真有蛟龍出海之勢。四泄如烈馬奔騰,三泄則千姿百態(tài),二泄似珠簾飄灑,一泄尤雋永奇巧,登上一泄的游人,是最幸運的了!煙云似乎順手拈來,群山盡收眼底。
出了五泄,我們隨車抵達西施故里。西施為越國出嫁東吳,作出了犧牲,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史實,而越王臥薪嘗膽,最終打敗了吳國。參觀即便走馬觀花,卻從中受益匪淺。
次日一早,游車帶我們?nèi)チ藭ㄊサ?---蘭亭?!疤m亭”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從天章寺下遷建。曲池流暢即樂池,即為:酒杯深入何處,何處吟詩之意。相傳晉王王獻之書大字,其父王羲之添點成太字,留下《太字碑》為后人存念。十八缸,蘭亭碑林,石刻的文字彌漫可見。到此一游,我們不僅為古老的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燦爛書法文化而由衷贊嘆,同時,繼承民族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中午,我們的游車到達紹興。我們在咸亨酒店午餐后,將結束浙東二日游。大巴啟動了,一車的游客帶著絲絲的眷戀將與名山圣地告別。而我在車上用相機捕捉那遠逝的大山、田野、農(nóng)舍和小舟,窗外天高云淡,心中泛起漣漪……
(本文原創(chuàng)于2004年8月30日)
作者翁澤良簡介:
本文作者早期作品有:老舍作品的淺論《祥子的悲劇及其典型意義》,《“打磨”中國的奧斯卡》等中短篇論文,散文《燕子不見了》曾獲國慶40周年市級征文大賽一等獎。1987年5月在徐成光總編和資深記者劉世俊的鼓勵下,受聘《新聞報》特約通訊員。
中后期作品以散文、詩歌見長。其作品在《上海文藝網(wǎng)》、《搜狐網(wǎng)》、《財富網(wǎng)》、《中國散文網(wǎng)》、《新民晚報.冬姐指南惠游天下.冬蜜文庫》、美國紐約《天下華人》雜志、《毒藥網(wǎng)》、上?!吨唷冯s志等刊物網(wǎng)站發(fā)表。
作者個人文集《穿越大洋的遙念》于2016年3月出版,全部用于對親朋好友、第二故鄉(xiāng)以及四川大涼山貧困山區(qū)學生的助學捐贈。
責任編輯:楊博 沈彤
新聞熱線:021-61318509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