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這些細節(jié)源自原型人物的真實經(jīng)歷。李白烈士故居名譽館長、裘慧英生前好友吳德勝介紹,1981年自己去拜訪裘慧英時,還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得知眼前的年輕人從小視李白為偶像,裘慧英激動地停下了手中活計說,“你們年輕人還記得我的丈夫,是對他最大的告慰?!?/div>
裘慧英向他娓娓道來李白的光輝一生,講他們?nèi)绾螐陌缪莘蚱薜疆a(chǎn)生愛情、生下兒子;講李白如何被捕,被敵方用盡36種刑具拷打仍然堅守黨的秘密。講到在浦東找到李白遺體的時候,裘慧英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吳德勝不知怎么安慰她,于是叫了聲“裘媽媽”,這一叫便叫了整整十年?!拔覀円黄鹫业嚼畎琢沂吭谏虾W詈笕晟睢⒐ぷ骱捅徊兜牡胤?,在各方面的幫助下建立起他的故居紀念館?!敝v到動情之處,吳德勝的眼角泛著淚光,坐在觀眾席前排的老人不由得在鏡框后抹了抹眼淚。
在電影中飾演何蘭芬的袁霞還記得當年隨導演王蘋去上海體驗生活時的情景?!霸谀抢铮衣犃撕芏嗟叵曼h員的故事,參觀了關押過李白烈士的監(jiān)獄。這讓我覺得,如果我不能把這個角色演好,對不起犧牲的千千萬萬的烈士們?!被脢y、穿上戲里的服裝,袁霞感覺自己就是何蘭芬,“在李俠、何蘭芬故事的熏陶下,在孫道臨老師的帶領下,我由一個旁觀者變成了親歷者?!?/div>
《永不消逝的電波:李白烈士的故事》作者周兆良同樣看著《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長大,并多次聽裘慧英現(xiàn)場講述,他一直遺憾電影中對于李白的革命成長道路仍有空白。周兆良花了一年時間去李白家鄉(xiāng)探訪,盡可能收集素材。回到上海后,他在工作之余每天晚上十二點開始寫作,一直寫到早上四點半,花了一個月完成創(chuàng)作?!八请[蔽戰(zhàn)線的無名英雄,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傳達對黨有用的關鍵信息。對他來說,電臺重于生命,希望當下年輕人繼續(xù)傳承他的精神和信仰?!?/div>
“李白從事12年情報工作,靠的是純粹而又堅定的信念。”虹口區(qū)“紅色記憶”傳講人張家禾介紹,李白被捕前最后一次情報內(nèi)容是敵人的長江布防情報,“李白的多個情報工作為渡江戰(zhàn)役的勝利做了重要鋪墊,渡江戰(zhàn)役之所以打得如此順利,他發(fā)揮了作用。”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電影局、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華夏電影發(fā)行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注:本網(wǎng)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quán)歸版權(quán)所有人所有。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wǎng)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wǎng)微信
上海文藝網(wǎng)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wǎng)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